“我們65級、66級兩屆300餘名畢業生于1970年4月從十六鋪碼頭上船奔赴湖北十堰,從此開始了三線建設的征程。”
“當時的十堰就是一片不毛之地,沒地方住,我們就自己動手搭建蘆席蓬。沒有床,我們就砍了竹子紮成床架鋪上稻草……”。
“由于在學校求學期間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我們這些畢業生很快就成為各自崗位的技術骨幹,很多人也因此走上了領導崗位。”
國慶期間,正值學校校友開放日,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曾經在湖北十堰支援三線建設的工電6554班校友返校與新時代青年學子一起座談。“向三線建設者緻敬,傳承三線建設精神是我們參加座談會的最大收獲。近距離聆聽到老校友、三線建設者講述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對于他們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曆史的接力棒傳遞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手裡,唯有矢志奮鬥,才能不負韶華。”參加座談的研究生楊明感慨萬千。
20世紀60-70年代,為滿足備戰需要,改變我國經濟發展戰略布局,國家啟動“三線建設”,在中西部地區的13個省、自治區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數以千計的優秀電機學子聽從黨和政府的召喚,義無反顧地奔赴祖國的大西南和大西北,在惡劣艱苦的環境中,無私地奉獻他們的才華、心血和青春……
座談會上,校友們進行了交流分享。工電6554班校友作為新中國三線建設的親曆者、參與者,他們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和“支邊光榮”的感召下,打起背包,告别親人,遠涉千裡,帶着對故鄉的眷戀,從繁華的大城市義無反顧來到十堰。他們表示,在正值青春的年紀,響應号召來到不毛之地搞建設,靠的是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人民的無限熱愛,靠的是吃苦耐勞、不計較個人得失、不怕犧牲的堅強信念。這種忠誠和信念超越了艱苦的環境,超越了物質匮乏的困苦,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凝聚力,也形成了“艱苦創業、團結協作、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的三線精神。
參與座談的學生向老校友們請教了關于理想信念、職業規劃、個人價值實現等方面的問題。校友們結合自身經曆一一與同學們進行了深入探讨與交流。
座談會上,學院黨委書記劉俊向各位三線建設者表達了敬意和感謝,并表示三線建設是新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曆程中一段不可磨滅的記憶,校友們以詳實資料講曆史、豐富閱曆作分享、切身經曆談體會,再現了“三線人、三線事、三線物、三線情”,讓大家很受啟發,很有感觸,收獲滿滿,對黨史和新中國史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對三線精神有了更為透徹的認識。
據悉,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将以這次座談會為契機,結合黨史學習,以“尋訪校史上的三線建設精神”為主題,繼續組織師生前往重慶、湖北十堰等地走訪電機校友中的三線建設者,挖掘校友身邊的三線建設故事,将三線建設精神帶回電機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