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黨的百年華誕,為進一步了解中國共産黨的曆史,從曆史中汲取繼續前進的的力量,從而加強黨性修養,4月17-18日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第39期入黨積極分子各小組前往中國共産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紀念館(周公館)、三山會館、龍華烈士陵園、四行倉庫、紅色泥城主題館、瞿秋白寓所舊址、上海茂名路毛澤東舊居等紅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禮,繼承高尚革命精神,堅定入黨信念。
中國共産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紀念館(周公館)篇
中國共産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紀念館中,記錄着抗日戰争勝利後國共南京談判期間,周恩來、董必武等中共代表團同志為了揭露國民黨政府假和談、真内戰的陰謀,在危機重重的國民黨統治區成為黨向各界愛國人士的傳話筒,壯大了愛國民主力量,孤立了民主黨反動勢力。周公館從設立到撤離雖然隻有短短10個月的時間,但在此工作的同志們,在艱難複雜的情況下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這裡則是見證了他們為革命創造的光輝業績。
自動化2011的楊弘毅同學在觀後感中寫到“在這樣四處遍布危險的條件下,這裡一次次的成為共産黨向外界的喊話筒,在敵人的控制區内,不懼危險向外界傳達着中國共産黨的聲音。這種勇于奉獻,勇于犧牲的精神正是展現了共産黨人堅定的信仰;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産主義奮鬥終生。作為當代青年,更是應該去學習他們的精神,繼承他們的意志,傳承共産主義的信仰。回想起周恩來總理說的那一句: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或許就是我們作為學生最應該付諸于實際的行動!”三山會館篇
三山會館始建于清宣統元年,它是上海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會館建築。1927年的上海,上海人民無法再忍受封建軍閥的黑暗統治,由周恩來等革命先輩領導的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打響,三山會館是當時上海南市地區指揮部,起義在進行艱苦的鬥争之後勝利,起義後,這裡就成為了上海總工會工人糾察隊南市總部。時光荏苒,1985年因南浦大橋啟動修建,三山會館這座紅色古建築被移建至30米外,成為了上海最早的古建築移建工程,也是上海工人武裝起義唯一保存完好的革命遺址。館内主要陳列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史料、三山會館古建築遺址陳列和全國鐘表的發展史。
電智2011侯凱玮在觀後感中寫道“無數共産黨人前赴後繼、不懼犧牲,為了新中國光明的未來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整個參觀過程中,共産黨人持之以恒的革命精神對我的觸動最深。沒有他們的勇往直前和滿腔熱血,就沒有現在我們幸福安定的生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也應繼承和發揚共産黨人的革命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瞿秋白寓所舊址篇
位于上海市山陰路133弄12号的瞿秋白寓所舊址看上去一磚一瓦拼接在一起毫不起眼,但是其中蘊含的故事令人敬仰。瞿秋白同志是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是中國革命文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當他遭受王明“左”傾錯誤路線迫害,而無法在黨的領導崗位上繼續工作的時候,他并沒有因困難而退縮,而是很快在文化戰線上打開了新的局面,為中國革命文化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正如魯迅先生指出的那樣:“瞿秋白的革命精神和為黨為人民的崇高品格是殺不掉的,是永生的!”他堅定不移的信念與話語也同樣深深感染了我們小組每一個成員!
電2061沙林林同學在觀後感寫道:“參觀完後,愈發為這份曆史的厚重感而震撼,瞿秋白同志這份堅守信念不畏獻身的精神也讓我們肅然起敬,盡管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不需要抛頭顱,灑熱血,但我們能有如今的美好生活也正是因為有瞿秋白同志這樣的偉大先烈們的付出,才能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啊!”
經過本次的紅色教育活動,同學們加深了對黨的認識,提高了黨性覺悟。學黨史,憶初心,強思想。作為一名積極分子不僅要牢記共産黨的責任和使命,更重要的是在實際行動中切實做到積極分子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以實際行動向黨組織靠攏。(組稿:徐成堯,攝影:各小組,審稿:呂小亮)